芦墟山歌

  据民间传说,吴越春秋时,伍子胥在分湖筑点将台时,就听到过“芦中人”唱山歌。根据老歌手的说法,汉朝张良、韩信被公认为芦墟山歌的老祖宗,相传,张良曾在分湖滩上唱过山歌。
  传说,秦始皇并吞六国后,张良派人埋伏博浪沙行刺,不料一锤没有砸中。从此只得隐姓埋名,以唱山歌为掩护,漂泊江湖,最后,来到现今位于吴江的乡下落脚。张良在芦墟隐居后,芦墟人都跟着他学唱山歌。山歌越唱越多,越传越广,大家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“芦墟山歌”,从此,一代一代流传到现在。这是《苏州民间故事大全》里的一个民间故事。
  民间故事当然不足为凭。据地方史志记载,芦墟山歌始于明,盛于清。清乾隆《吴江县志》(卷三十九声歌篇)有芦墟山歌的生动描写。
  《世说新语》记载东吴降晋时,孙皓给晋武帝唱了一首《尔汝歌》:“昔与汝为邻,今与汝为臣。上汝一杯酒,令汝寿万春。”这是古文献里记录的早期吴歌。宋僧文莹《湘山野录》,记录五代十国吴越钱镠返乡为父老乡亲唱:“你辈见侬底欢喜,别说是一般滋味子,永在我侬心子里!”研究者认为,这是用吴语演唱并完全用吴语记录下来的第一首吴歌。明朝为吴歌的繁荣时期,明人陈宏褚引他朋友卓阿月的话说:“我明诗让唐,词让宋,曲又让元,庶几吴歌、挂枝儿、罗江怨、打枣竿、银绞丝之类,为我明一绝耳。”
  芦墟山歌流传区域以芦墟为中心,边缘的莘塔、北厍、金家坝、黎里等地为主要流传地区,并辐射周边的昆山、青浦、嘉善等地。芦墟山歌的主体是短篇歌谣,可分为引歌、劳动歌、时政歌、革命斗争歌、仪式歌、情歌、生活歌、风物歌、历史传说故事歌、儿歌等10类。芦墟山歌是用芦墟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,靠口授心传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,流传至今。
  据说,清咸丰年间,芦墟“山歌王”杨其昌路过垂虹桥时,被一个皮匠拦住说要比山歌,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,杨其昌便在天下第一长桥放歌三天三夜。杨其昌是长篇叙事吴歌《五姑娘》的首唱者,也是芦墟山歌的第一代传承人。杨其昌根据民间故事口头创作的长歌《五姑娘》,由其徒弟朱阿四(绰号毛坯阿四)传给孙华棠、许庆福;又由孙华棠传给亲生女儿陆阿妹。第三代传承人还有陆介荣(陆阿妹之夫)、陆洪奎、张云龙、蒋廷山等。

主页 在线预订 智游黎里 在线投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