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江黎里古镇三泰弄的徐燕恩,黎里人都叫他秤老板。秤老板今年76岁,制作杆秤已有57年之久。
随着时代前进,电子秤,弹簧秤,纷纷上市,杆秤似乎有逐渐淡出人民生活的趋势。不过,作为一种传统计量工具,目前仍旧有它一定的市场,比如中药铺,一斤半斤的小秤,戥盘秤,仍旧需要杆秤。有些渔民、农民,他们用惯了杆秤,仍来定制。较多的不是用在称量,转化为其他需要,比如结婚,黎里的百姓往往在女方嫁妆上插上两根杆秤,寓意“称心如意”;男方也有人会购买一对杆秤,洞房花烛之夜,用来挑方巾。此外,还有造屋、乔迁,黎里农村的风俗为了讨“称心如意”的口彩,大多需要插一对杆秤。主家自己搬迁的物件,插上杆秤;祝贺人家乔迁,赠送礼品,也会插上杆秤。
秤老板传统的制秤技艺,现在已经列为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,徐燕恩的妻子陈巧君为此项技艺的传承人。为了传承下去,秤老板与陈巧君,采取了两项措施,一是将制秤技艺,按照流程,编写了一本《杆秤制作技艺》的小册子,二是招收了1984年生的杨利做徒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