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应春(女,1901-1927),字蓉城,别号秋石,又化名金桂华。黎里女校毕业后在厦门集美女师任教。民国12年(1923年),受聘任松江县景贤女中教职。民国13年,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,并毅然带头剪去发髻,以倡新风。民国14年春,张应春到黎里女校任教。是年夏天,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。孙中山逝世后,右派气焰嚣张,有人到省党部作反动宣传,她当即予以反击。当时右派控制的妇女部下令解散妇运会,张应春联络杨之华等另行组织妇运会,与右派斗争。同时她利用工余,去上海大学(共产党培养干部的学校)社会科学系作旁听生,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民国14年11月,由侯绍裘、姜长林介绍,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民国15年1月,张应春作为江苏省代表之一,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。3月12日,柳亚子、张应春等赴南京参加孙中山陵墓奠基典礼。她在陵墓附近群众大会上演讲,宣传要为工农利益而革命,唤醒工农群众。3月18日,刘和珍等惨遭军阀段祺瑞杀害,群情震怒。张应春不顾饥乏交加,日夜奔波,开会演讲,揭露反动军阀暴行,几次险遭反动军警密探毒手,她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,毅然勇往直前。为提高广大妇女的觉悟,她编印《吴江妇女》。在发刊词中,指出其办刊宗旨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,推翻旧礼教,求得妇女和全人类平等。

民国15年(1926年)秋,张应春任中共江浙区委妇委会委员,党外仍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委兼妇女部长。民国16年4月7日,中共省党部党团书记侯绍裘急电召张应春去南京,她不顾家人劝阻,立即由黎里赴南京。10日夜间,侯绍裘在莲花桥主持秘密集会时,突遭国民党反动派特务逮捕。11日,应春亦被逮捕。她坚贞不屈,几天后牺牲。民国17年,柳亚子与好友及烈士亲人在应春故乡葫芦兜村北莲荡滩建衣冠墓,并转请于右任先生题碑文:呜呼,秋石女士纪念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