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曜(1832~1891),清末官吏,爱国将领。字亮臣,号朗斋,直隶(今河北)大兴人,原籍浙江钱塘。张曜为黎里蒯贺荪(号士芗)的内侄,幼年随蒯到黎里读书。蒯贺荪在河南固始任知县时,张曜投奔之,帮其协办团练。在与捻军作战中,张曜多次立功,先后升任总兵、河南布政使等职。
同治五年(1866年),在黎里新蒯家弄底东侧建造船厅一座,自书匾额“退一步处”,寓退隐之意。光绪二年(1876年),随左宗棠入新疆,抗击英、俄侵略,立下战功,被荐为帮办新疆军务之职。中法之役,又被召回保卫京城。后历任海军帮办,广西、山东巡抚等职。张曜精通水利,亲自督治山东境内黄河水患,卒于工地。朝廷赠予他兵部尚书,太子少保衔,谥勤果。
张曜曾被劾“目不识丁”,被劾后致力于学业,工诗善书,兼通六法,著有《河声岳色楼集》。